郝龙斌为什么输给郑丽文

频道:体育 日期: 浏览:1

中国国民党 10 月 18 日举行党主席选举,郑丽文最终当选。属于国民党中生代的郑丽文能获得这场胜利,与之前网络所呈现的几乎一面倒的支持度基本一致。虽然不算意外,但结合这次选举中发生的各自状况,还是非常耐人寻味。

本来这次国民党主席改选众望所归的人选是台中市长卢秀燕,但卢秀燕以台中地方事务为重,明确不选后,才造成这次国民党主席参选人数踊跃,最终高达六人。其中除了张亚中这几次改选每战必与,相对缺乏新鲜感外,真正第一个宣布参选的就是郑丽文。

郑丽文风格鲜明,以敢说敢做出名,这次参选,也是有备而来,比如她早在今年岛内 " 大罢免 " 闹剧期间就组织了在野阵营联盟,其中主要成员皆为目前非绿阵营的意见领袖,也为这次参选打下了非常好的舆论战基础。其次,她观察到岛内的民意发生变化,比如通过这段时间很多岛内网红大陆行节目受到热捧,感受到岛内民意的转变,她很早就非常勇敢的喊出 " 自己是中国人 ",成为她这次参选的两岸政策主轴。在岛内绿营常年推行 " 去中化 " 政策背景下,让受到压迫的蓝营基层支持者感到振奋。

与之比较,这次参选者中资历最深的是郝龙斌,郝龙斌是郝柏村之子,做过两任台北市长,以及国民党副主席。他在党内资源、人脉都相对较好。过去国民党主席选举非常倚重地方派系的组织票,而郝龙斌在这方面优势明显。比如国民党内部选举,按说很多县市长会保持中立,然而很多国民党公职人员还是表明支持郝龙斌,比如新北市长侯友宜、桃园市长张善政、云林县长张丽善以及很多现职民意代表。所以这场选举,基本就以郑丽文和郝龙斌两强对立。尤其在后来选举热度上升后,其他候选人更加被边缘化。

还有一个 " 幕后影子选手 ",就是媒体大佬赵少康。选前现任主席朱立伦突然颁发中央党职任命书给赵少康、管中闵。一度传出就是为赵少康参选铺路,使其具备参选资格。以赵少康过去在蓝营的影响力,如果他真的参选,当选概率应该是最大的。然而,正是因为过度自信,赵少康自己一番操作之下,居然成为这次选举中的最大败笔,也连累到他所支持的郝龙斌。例如,一开始他称朱立伦有找他和郝龙斌谈国民党主席问题,结果一下子被对手抓住把柄,认为他们是把国民党主席职位 " 私相授受,暗箱操作 "。当他们共推郝龙斌后,赵少康的强势作为也让大家认为郝龙斌是赵的 " 傀儡 ",使郝龙斌起手就陷入被动。

也正是过于迫切地想扭转郝龙斌的选举情势,赵少康做出了最糟糕的攻击动作。他开记者会妄称 " 大陆介选 ",这种抹黑行为,完全是过去民进党攻击国民党的一套做法。但这种做法,马上让民进党当局授以口实,甚至赵少康还呼吁民进党当局的安全部门介入,等于替民进党当局洗白。这种 " 内斗内行 " 也让中间选民感到厌恶,国民党民代吴宗宪称 " 大罢免 " 闹剧后给蓝营带来的红利就此消失殆尽。赵少康本人在蓝营中的口碑为此一落千丈,郝龙斌也受到了连累。也几乎就此预示了败局。

赵少康过去一直是国民党选举智囊,也由此解释了过去国民党为什么长期不敌民进党,无法实现政党轮替的原因,就是自己完全不思进取,只是迷信单纯的选举技术,全部用心寄望于民进党自己失分。使国民党显得毫无中心思想,随波逐流,毫无生气。

当然,虽然郑丽文胜出,但面临的问题还是非常大的,毕竟她缺乏组织经验,而国民党内部常年也是各自为政,不受国民党中央调配。未来的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国民党如何整合,组织改革与政策主张如何贯彻。除此以外,还有非绿阵营所谓 " 蓝白合 " 的问题。

过去国民党主席中,属于理念派的洪秀柱,以及中生代的江启臣乃至背景资深的吴敦义、朱立伦都没有真正带领国民党主席走出困境,也代表着郑丽文的未来之路并不好走。

作者丨许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