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7日,界面新闻从阿里巴巴官方微信号获悉,阿里正式官宣:个人AI助手千问APP开启公测。根据官方介绍,这一应用基于全球第一开源模型通义千问Qwen打造,免费开放,人人可用。
接下来,阿里千问将凭借免费,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,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。
当地时间11月12日,OpenAI 正式官宣推出新一代旗舰模型 GPT-5.1 系列,官方表示此次升级旨在“让 ChatGPT 更智能,对话体验更有趣”。此次发布距上一代 GPT-5 仅数月时间,此前 GPT-5 因缺乏 “人味” 、“刻板而缺乏创造力”引发用户争议。
而在阿里核心管理层看来,千问项目也就是“AI时代的未来之战”,千问不仅能与用户“对话”,更能为用户“办事”,将成为未来的AI生活入口。据透露,阿里巴巴正在计划将地图、外卖、订票、办公、学习、购物、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,让千问具备更强大的办事能力,让AI成为“随叫随到”的日常伙伴。

据阿里官方透露,千问APP公测版已登陆各大应用商店,网页端与PC版同步开放。


这是继今年初公布3800亿元投入AI基础设施之后,阿里AI战略的又一重要布局。此前,阿里重兵一直放在B端AI市场,通过阿里云向各行各业提供模型API服务。基于Qwen的优秀性能和国际影响力,阿里管理层认为启动千问C端之战的时机已经成熟。
此前的9月24日云栖大会上,阿里巴巴发布了一系列新型人工智能(AI)产品。阿里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,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,而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。目前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,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,强化AI和云基础设施布局。
在此次大会上,阿里巴巴推出了多款大模型产品,包括通义旗舰模型Qwen3-Max、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-Next以及一系列其他创新模型。当时,Qwen3-Max-Instruct 的预览版在 LMArena 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,超越了 GPT-5-Chat。
阿里还在大会上宣布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(物理人工智能)领域达成合作。合作覆盖了Physical AI实践的各个方面,包括数据合成处理、模型训练、环境仿真强化学习以及模型验证测试等;将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、仿真数据生成、模型训练评估、机器人强化学习等全链路平台服务,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、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。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,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。
8月29日,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(即自然年2025年二季度)。该季度实现营收2476.52亿元,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,集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%。报告期内,集团净利润为423.82亿元,同比增长76%,超市场预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