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年GDP增长5%左右无虞,四季度政策还会发力吗?

频道:文化 日期: 浏览:1

记者 王珍

国家统计局周一发布数据显示,初步核算,2025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.8%,增速较上季度回落0.4个百分点,但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。

今年前三季度,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5.2%,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.2、0.4个百分点,高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%左右的增长目标,为全年实现既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分析人士表示,虽然近期投资、消费有所走弱,四季度出口增速亦大概率回落,但基于前三季度的表现,要实现全年5%左右的GDP增长目标,仅需四季度GDP增速达到4.4%以上即可。因此,从短期看,政策可能更多是“托而不举”,以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政策为主,为明年开年布局。

总体看,当前“供强需弱”的格局未变,供给端增速远高于需求端。

从供给来看,工业生产总体加快。1-9月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.2%,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均加快0.4个百分点,高于同期实际GDP同比增速。其中,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5%,增速比8月加快1.3个百分点。
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    制图:界面新闻

分析人士指出,这一方面得益于出口的较强表现,同时也反映了“两新”(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)等扩大内需政策加力扩围之下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等中高端产业的快速增长。

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对界面新闻表示,9月是生产旺季,但本月涨幅仍高于过去季节均值,“抢出口”和“抢两新”叠加“金九银十”是主要原因。此外,出口增速大幅抬升也带动产品产量上行。9月,以美元计,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8.3%,比8月加快3.9个百分点。

另外,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,比去年全年加快0.4个百分点。其中,9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.6%,增速与上月持平。

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界面新闻指出,受益于“人工智能(AI)+”等产业生态链加速构建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拓展,9月,信息、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2.8%、7.8%,增速较上月分别提高0.7、0.4个百分点。同时,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,9月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%以上,且好于去年同期,为经济回升提供了有利的金融环境。

从需求来看,今年前三季度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.5%,比去年全年提高1.0个百分点,延续恢复态势。其中,9月社零同比增长3.0%,增速较上月回落0.4个百分点。分析人士指出,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受去年同期基数抬升的拖累,但9月社零环比增长-0.2%,时隔1个月增速再度由正转负,说明消费恢复动能仍偏弱。 
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    制图:界面新闻
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,社零增速放缓主要有两方面原因:一是第三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于7月末下达,8月恢复领取,对9月相关商品销售继续带来支撑,但受剩余额度限制,补贴领取难度加大,加之上年同期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推升基数,导致家电、家具、文化办公用品等补贴范围内商品销售增速在今年9月明显下行。

他进一步表示,二是今年中秋节落在10月,9月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多2天,也会对当月消费带来不利影响,这在服装、体育娱乐用品等商品销售增速放缓上得到一定体现。此外,近期官方整治违规吃喝导致餐饮销售增速低位运行,加之中秋节错期影响,9月餐饮收入同比仅增长0.9%,增速较上月放缓1.2个百分点。

需求偏弱还体现在投资增速罕见转负。1-9月,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.5%,比今年前8个月放缓1个百分点。
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    制图:界面新闻

分结构看,三大类投资增速再度全面放缓。今年前三季度,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.0%,增速比1-8月下滑1.1个百分点,连续6个月下滑;不含电力的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.1%,增速较1-8月回落0.9个百分点;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跌13.9%,跌幅比1-8月扩大1个百分点。
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    制图:界面新闻

伍超明表示,制造业投资、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自今年4月以来均步入下行通道,且6-9月增速加快回落,这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极端天气、价格低迷等短期因素的扰动,但根本原因在于前期稳增长政策效应减弱,以及“反内卷”政策和需求不足矛盾叠加,导致企业观望情绪上升、投资意愿下降。要打破当前投资负增长的局面,未来政策宜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引领带动作用,有效提振经营主体需求与预期。 

为有效扩大投资,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日前先后发布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、以及盘活使用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两项措施,此外,财政部明确今年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。分析人士表示,随着这些增量措施落地,年中以来加快回落的投资增速有望迎来资金支撑。

消费方面,近期政府密集出台育儿补贴、免除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、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多项政策。分析人士表示,这一揽子促消费、惠民生政策,叠加股市回暖带来的财富效应,有望对未来消费恢复形成重要助力。

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在发给界面新闻的评论中指出,对外部环境新的负面冲击、国内有效需求不振、民间投资低迷、物价低位运行等问题仍应当给予充分重视。随着四季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能持续释放、稳外贸稳消费新政逐步落地,叠加高技术产业引领作用增强、房地产市场企稳态势巩固,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望进一步夯实,为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提供坚实支撑。

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,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,叠加美国经济放缓、基数提升,我国四季度出口增速大概率回落。同时,消费、地产持续走弱,投资增速转负,内需不足的问题持续凸显。不过,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5.2%,要实现全年5%的GDP增长目标,仅需四季度GDP增速达到4.4%以上即可,实现难度不大。这指向短期政策虽会加力,但更多还是“托而不举”,为明年开年布局。从政策看,财政当务之急是加快现有政策落地、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;货币宽松还是大方向,年内再降准降息可期。

王青预计,在稳增长政策发力带动下,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4.7%左右,进而顺利完成全年“5.0%左右”的经济增长目标,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将延续较快增长势头。

张迪也表示,在一揽子政策助力下,投资和消费增速有望企稳向上,内需逐步接力外需,四季度GDP环比和同比增速均有望改善,同比增速将进一步向5%靠拢,全年能够顺利完成5%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。